據了解:
京東工業品里有十家店分別在五個省開業
而且京東工業品在本次新店選址里都是工業品產業帶聚集地
業內人士表示:
“京東工業品或已成為京東集團繼京東數科、
京東物流、京東健康后孵化出的第四只“獨角獸”。”

圖片來源:百度
據了解:工業品從2020年開始,產業互聯網成為數字經濟的主戰場,涌現出一批行業特色明顯的商業模式,其中,工業品成為產業互聯網備受關注的代表之一。
業內人士表示:“京東工業品加速門店擴張,也預示著這一產業的潛力釋放。因此,不少人關心工業品能否像購買日用品一樣,可以在電商平臺里方便買到工業品,從目前來看,工業品進入電商已經是趨勢?!?br/>
資訊要點一、
平臺尋找突破良機
據了解:近些年來,我國不斷對實體經濟增強支持力度。特別是進入后疫情時代,由于實體經濟的重要性已經顯現,因此實體經濟在整個社會復蘇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業內人士表示:“關于工業品方面,作為實體經濟延伸體,新實體經濟不同與傳統的粗放式實體,無論是生產設備,還是工程管理,都會越來越先進?!?br/>
據了解:目前,由于國內正處于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重要階段,導致工業品B2B行業面臨發展升級機遇,因此工業品B2B頭部平通通過增強數字化能力,深度實行賦能產業鏈上下游,并率先進入產業互聯階段。
業內人士表示:“工業品作為上游產業,國內工業品在去年,市場規模已達到13.5萬億元,預計未來五年工業品增速將達到5%,其中,工業品在MRO市場規模約占20%,為2.7萬億元,而且工業品規模還處在不斷擴張的趨勢,這也促進工業品電商快速發展的直接因素?!?br/>
業內人士表示:“再來分析工業品電商行業,工業品電商行業在近些年里,工業品電商一直保持高速發展趨勢,根據電數寶報告顯示,工業品電商市場在去年已達到7650億元規模,同比2019年有所增長,回顧工業品在2015—2020年的市場規模增速,整體都在14%以上?!?br/>
業內人士認為:“從工業品在過去1年半時間里,可以得知,國內工業品受到資本市場的關注,電商領域不斷爆發投融資事件,累計融資金額超過43億元?!?br/>
據了解:工業品在去年,共有7家企業獲得融資,融資總額超40.8億元,今年上半年已有5家平臺及服務商獲得融資,融資總額超過2.2億元,GGV紀源資本、紅杉資本、經緯中國、高榕資本等明星資本紛紛參投。
業內人士表示:“從工業品電商方面分析,環境利好終歸是外部因素,透過現象看本質,京東布局工業品電商更多的是自身因素以及所處的行業出現流量見頂。而且從有關數據來看,早在2017年,整體電商市場就已遭遇顯著的增長瓶頸,包括京東在內新用戶增長已經明顯放緩,如何尋找新的增長點,也成為這些電商平臺思考的重點?!?br/>
據了解:關于工業品方面,在2C市場流量增速放緩下,很多巨頭企業都瞄向2B市場,試圖為中長期發展鎖定增量空間,在這之中,阿里就率先行動,1999年就已經開展B2B電商業務,10年前,阿里在1688商城就已經允許上線工業品在線交易。而在垂直領域,震坤行等各大巨頭也已經在國內工業品電商市場占據一定地位,這也為京東提供了一定的借鑒作用。
資訊要點二、
危機與轉機并存
業內人士表示:“國內工業品電商行業起步相對比較早。據了解:在2014年前后,很多互聯網企業開始在工業品電商領域布局,但一直以來都沒有形成較為完整的服務體系,工業品在電商方面,整體進度相對歐美等成熟市場發展較慢。
深究其原因的背后或源于以下幾點↓↓↓↓
一方面,工業品市場供應鏈條長,數字化程度低。整體來看,傳統工業品銷售體系受制的因素過多,垂直領域、品類少、以撮合交易為主,而且工業品缺乏完善服務這些導致銷售體系的局限性。工業品從生產者到采購方通常要經過多手信息和交易傳遞,工業品產生額外的溝通和交流成本,工業品供給和需求難以即時同步,工業品供應商對客戶需求和市場變化反應滯后。
另一方面,工業品下游經銷商無法與企業的采購、生產形成全面對接,存在許多空白與短缺的環節。由于工業品產品種類繁雜,導致工業品行業缺乏統一的標準化管理,容易導致驅良逐劣的不良競爭頻發,而且工業品流通產品的實際尺寸常少于標識寬幅,標準化市場有待建立,這就對采購企業帶來了很大的難度。相比歐美等成熟市場,我國雖是產能大國,但國內市場環境與美國市場還存在一定差異,國內生產、國內銷售,SKU和資源非常分散,信息也相對透明,這也是造成國內MRO市場規模已超萬億,以及導致仍未出現百億級規模的電商的關鍵原因?!?br/>
據了解:國外工業品在目前分銷巨頭毛利率水平穩定在30-40% 以上,而同期,工業品在國內電商平臺毛利率水平偏低,其中僅僅只有18%-22%之間的自營模式。
業內人士表示:“從工業品上下游產業鏈分析,我國與美國也有有很大不同。從工業品上游方面分析:我國企業市場起步比較晚,工業品企業服務體系建設相對不足,并且工業品在技術能力、應用場景等方面暫時與世界先進企業相比還有一定差距。而且工業品電商目的,就是為了讓企業的采購從需求到最終完成,整個鏈條可以在一個系統內完成,實現隨地個性化下單,節約人力、物力、財力成本?!?br/>
業內人士表示:“關于京東工業品層面,工業品雖然在大環境的利好提供發展基石里,但是工業品需要獲得決定性的突破發展,因此關鍵在于京東工業品本身。相比慧聰網、阿里等在工業品電商布局許久,京東作為新生力量的加入為整個行業增添一份新活力,同時也讓這個工業品電商行業競爭變得更激烈?!?br/>
業內人士認為:“京東的自營模式是進軍工業品B2B的最大優勢,工業品選擇自營模式的最大特點就是可以保證產品質量。作為國內“線上+線下”服務平臺,京東工業品已建立了數字化標準庫,打造出云尋源服務、原廠服務、駐場服務、本地化服務等完備的服務體系,這可以有效提升了工業品企業和用戶的采購效率?!?br/>
業內人士認為:“京東工業品雖然可實現“超級連接器”的作用,并通過消除工業品產業鏈每個環節間的溝通障礙,協助中小企業打造更高性價比的工業品供應鏈。但是這僅是樂觀一面,阿里在工業品電商摸爬滾打這么多年,依然沒有給出這一行業的最優解。這也反映了,這一賽道本身是存在諸多痛點需要解決的。畢竟工業品并不像日常生活中的快消品,大部分屬于低頻消費產品,打造內循環并不是容易的事?!?br/>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制造業價值的進一步強化,不論是像阿里、京東這樣的綜合電商平臺還是如慧聰網、得力,米思米等的企業,要想在工業互聯網時代發揮自身價值賦能社會,最關鍵的還要看能否運用自己的數字化能力,做好平臺、消費者、商家三者的互哺,唯有這樣工業品電商平臺才能實現可持續增長,進而反推制造業的進一步發展?!?br/>
*上述內容來自用戶自行上傳或互聯網,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在線客服。